法界佛教總會logo 美國法界佛教總會臺灣網站

DRBA English法總中文網站法總越南文網站

智慧之源
Source of Wisdom

目錄智慧之源•第399期 111年12月20日出版

好與不好

◎宣公上人一九七○年十一月二十五日開示於三藩市佛教講堂

再好的事情,也有人說你不好;再不好的事情,也有人說你好。不要說旁的,就拿下雨來講,種田的人說:「這個雨下得太好囉,一切的農人所種的東西,一定會很豐收的,糧食都會收得很多。」那麼在走路的人就不願意了,會說:「你這個老天爺偏偏在我走路的時候下雨,真是討厭!我不走路你也不下雨,今天想到外面去旅行,你就下雨!令我 barbecue(燒烤)也沒有法子作了,點不著火了。」一樣的下雨,就有人歡喜它,又有人不歡喜它。

十五的月光很圓,非常的明亮,太太小姐賞月說:「這個月太好了,very beautiful(很美麗),今天晚間真好玩啊!」你看那個作賊的人,他怎麼樣啊:「唉!討厭,你這個月照得這麼光明,我怎麼可以偷東西呢?」

拿這個地來講,地上長很多的東西,種田的人把作物種到地上,地上又有草也一起生出來。於是乎,這種田的人又要用人工把草拿走了,認為這個地不太好。有的地方很多石頭,用石頭的人就說:「這石頭我把它打了,可以造房子,很好的。」不用石頭的人就說:「這個石頭真討厭,它在這個地方,我不能種東西!」一樣的地,就有人歡喜它,有人不歡喜它。

拿大學教授來講,大學教授認真教書,懶學生就不高興了,說:「就是他,這麼樣子盡心竭力來教書,也沒有見學校多給他一塊錢、多賞他一點,真是太愚癡了。」好好教書,懶學生罵他,說他不對。願意讀書的學生就很高興了,說:「這位教授真好,他是一分鐘也不懶惰,用盡種種的方法來教這一些個學生,循循善誘,就好像哄小孩似的,叫他們多讀一點書。」一樣都是學生,就有歡喜他的,有不歡喜他的。

為甚麼這樣子呢?就因為現在已經到了鬥爭堅固的時候,你無論怎麼樣子,他也要說出你一點壞話來。那麼由這一點,我們人在這個世界上,不要聽人講好或不好,自己作自己的;我往好的作,不管人家怎麼樣批評。不要說我們現在這個時候,就是當初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,多少人譭謗他,多少人破壞佛教;以釋迦牟尼佛這種的福慧雙圓,尚且有人來譭謗他,何況我們現在是末法時代。

我知道在外邊所有的人,尤其一些個掛佛教招牌的人,對我們很不滿意的。為甚麼不滿意呢?你問他,他也說不出來一個所以然,他不知道為甚麼不滿意。但是我知道,這只有兩個字──妒忌。因為他就怕我們比他好,所以就生出一種妒忌心。

以後我們到甚麼地方去,都不要說自己好,就說自己甚麼都不懂、甚麼都不明白,要各處去訪尋善知識。那麼誰是善知識呢?他們能批評我們不對的,這都是我們的善知識。以後你們到各處去就抱定這種宗旨,接受人的批評。誰說我們不對,我們就是不對;說我們驕傲,我們願意改過,把這個驕傲改了。只要能說出我們一個毛病來,我們就自認不辭地說好,我們是錯了,希望我們能改過。那看看他怎麼樣?看看他聽了又如何。不要和人家辯論,我們只要往真實地作去,世界上的人不是都是瞎子,不是都是盲眼睛的,會有人認識的。

有人認識我們已經就夠了,不需要向任何人辯論去,這就是德行;你若是不和人辯論,這就是有德行了,你要和人辯論,那就不是善了。所謂「善言不辯」,好的話,不辯論;「辯言不善」,你若是辯論了,那就不是善了。「知者不博,博者不知」,知道的人、有智慧的人,他不會說:「喔,我甚麼都知道。」這個「博」是博大的,他若說甚麼他都知道,那他就是甚麼也不知道,因為他若是甚麼都知道,他不會這麼樣講的,不會自滿。

我們現在到任何地方都不要學自滿,都要有若無、實若虛,我們有道德像沒有道德似的,有學問像沒有學問似的,到任何地方不要自滿,也不要自大。他們說我們驕傲,我們要迴光返照問一問:我們如果不是驕傲的話,他說我們驕傲那也沒有用的;我們如果真是驕傲,我們要改過,改這個驕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