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界佛教總會logo 美國法界佛教總會臺灣網站

DRBA English法總中文網站法總越南文網站

智慧之源
Source of Wisdom

目錄智慧之源•第287期 102年03月20日出版

佛祖道影〈大行普賢菩薩〉

◎宣化上人講述

這位普賢菩薩,他的行力最大,文殊師利菩薩的智慧最大,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最大,地藏菩薩的願力最大。這位菩薩的誓願:「十大願王」是超過一切菩薩。他是從東方無量無量那麼多的微塵數劫的世界,到娑婆世界來的,這個世界上,不是只有一個世界,不是只有我們現在所住的這個世界是世界,而是有無量無邊沒有窮盡那麼多的世界。所以,我們要把這個思想擴大了,不要只知道我們這個小小的一個世界,世界是無窮無盡的,請佛也是無窮無盡的,眾生也是無窮無盡的,煩惱也是無窮無盡的,虛空也是無窮無盡的。那麼這位普賢菩薩的願力呢?也是無窮無盡的,甚至於若虛空有盡,他的願力也都沒有完。所以啊!這位菩薩,他一切的境界都是不可思議的,都是你沒有法子用你的心來思,用你的言語來議的。現在舉出來他這個十大願王,作為一個簡單的介紹。

他是從東方來到娑婆世界,因為他知道釋迦牟尼佛在這個娑婆世界成佛,他是來是助佛揚化,做一個影響眾。什麼叫影響呢?就是影響其他沒有發菩提心的眾生,也能發菩提心。他是已經發菩提心的,佛說的法,他聽了不知多少。雖然他過去曾聽無量無量那麼多的諸佛說法,可是若有佛說法的法會,他還來作影響眾。他不會懶惰說:「我是在東方世界,離娑婆世界這麼遠,佛出世我不管了。」他不是這樣子,他是到處有佛說法的法會,他都作影響眾。因為他作影響眾,所以能影響未發菩提心的令他們發菩提心,已發菩提心的令他們增長。他到這個娑婆世界來是所謂「大權示現」,就是他本來不需要來,但是他還來,本來他不需要聽經,他還來聽經聞法,這叫影響眾。他的行力是超過一切的菩薩,所以他在菩薩之中是一位上首的菩薩。他曾經發過十大願王,所以就到處做影響眾來隨喜法會的功德。這十大願王,我們信佛的人,學佛的人,都應該深深地來研究,深深地來體會,深深地來了解。

「十大願王」

第一就是「禮敬諸佛」:一般人說,佛是木雕的、泥塑的,我們禮他又有什麼用呢?我們禮敬諸佛是一個恭敬心,不管他是木雕的、泥塑的,是什麼,我們就是拿出一種恭敬心來頂禮。不是單單禮敬一位佛,我們是禮敬十方三世一切諸佛,也可以說是禮敬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三世無盡無盡沒有窮盡的諸佛。

第二就是「稱讚如來」:我們禮敬佛了之後,又要稱讚如來,稱讚如來做什麼呢?佛也歡喜人讚歎嗎?不是這樣講的,因為我們稱讚諸佛的功德是無窮無盡,是增長我們自己的法身慧命,增長我們自己的智慧,所以來稱讚的。在諸佛的份上,我們稱讚他,他也是佛,我們不稱讚他,他也是佛,所以他沒有這個必要。可是在我們凡夫,對佛就要讚歎稱讚。如來,就是佛的十號之一。那麼稱讚如來,就是稱讚完了就夠了嗎?還不夠。

所以第三就是要「廣修供養」:廣,就是不是供養少少的,要發大菩提心,供養十方三世盡虛空遍法界無盡無盡的常住佛法僧三寶。供養三寶,來廣修供養。

第四是「懺悔業障」:我們供養佛,在佛前就要懺悔業障,我們為什麼要供養呢?就因為我們覺得自己功德不夠,業障深重。所以要在佛前供養之後也對著諸佛來懺悔自己的業障。

了悟業障本來空,
未了應須還夙債。

「了悟業障本來空」,你若真明白了,真的了悟了,那個業障啊,本來是空的。「未了應須還夙債」,我們在沒有明白之前還要還一切的債。普賢菩薩是觀諸法實相。什麼叫實相?實相就是沒有相,可是雖然沒有相,他無所不相。所以「實相」者「無相,無所不相」,沒有不是他的相。因為實相的理體是一個妙有,也是真空。真空裡頭才能生出妙有,妙有裡頭才能包含真空。真空不是空的,所以就說妙有;妙有不是有的,所以又叫真空。這個自無化有,自有化無都是從真空裡頭化出的妙有。妙有又回到真空。這叫實相無相,無所不相。他又修這個懺悔的法門,懺悔業障,就是懺悔一切的罪業。懺悔一切的罪業就叫懺悔業障。

第五就是「隨喜功德」:隨喜,就是但有利益,無不親近,無論誰做什麼功德,我都要隨喜讚歎。我口上讚歎也是隨喜,真正實地去做也叫隨喜,隨喜地量自己的力量去做,盡上自己的一種力量。

第六者就是「請轉法輪」:請佛來轉法輪,請諸大菩薩轉法輪,請一切的賢聖僧轉法輪。什麼叫轉法輪呢?就是教化眾生。講經說法也是轉法輪,印刷經典也是轉法輪,建立道場也是轉法輪。凡是關於佛教的,你能把他建立一個基礎,這都叫轉法輪。你在那兒修道,這也叫轉法輪,所以轉法輪的意義包括很廣。

第七是「請佛住世」:第七的願力就是他要請諸佛常住於世,不入涅槃。

第八就是「常隨佛學」:第八的願力,普賢菩薩是願意時時刻刻都跟著諸佛來學習佛法。

第九就是「恆順眾生」:恆順眾生,就是不違背眾生。那麼不違背眾生,是討好眾生嗎?也不是;不是說像他一樣,也不是說被他所轉。恆順眾生,就是順著眾生的性情來令他改過遷善,改過自新,令他們由迷歸到覺上,回到覺悟上。所以不是恆順眾生就隨著眾生去漂流生死!我跟著眾生,要和他們一樣,我就在生死流裡轉——不是那樣的。

第十是「普皆回向」:我所有的一切一切都普皆回向給一切眾生,所有的功德都是眾生的,所有罪過都是我自己的,我自己的功德願意回向給一切眾生,一切的眾生的業障可以回向給我自己。

這是普賢菩薩發的十大願王。普賢菩薩騎的是六牙白象,手裡時時都執持著法界的經典——《華嚴經》,來教化眾生,所以他這個行力最大;文殊菩薩智慧最大,這二位菩薩是作佛的左右手,也是佛最得力的兩位助手。那麼他示現在四川的峨嵋山,在峨嵋山那個地方,一般人都到金頂那兒去觀日,有的時候就能見到佛光,所以普賢菩薩選擇這個峨嵋山做他的道場。在峨嵋山上,又有普賢菩薩寺,又有洗象池,又有其他的道場叢林,多得一言難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