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界佛教總會logo 美國法界佛教總會臺灣網站

DRBA English法總中文網站法總越南文網站

智慧之源
Source of Wisdom

目錄智慧之源•第332期 105年12月20日出版

 

《新書介紹》

大方廣佛華嚴經
疏玄談淺釋(共五冊)


◆ 全套精裝 / 25K / 初版
◆ 意者請洽法界佛教印經會
◆ 電話:02-27863022

內容簡介

《華嚴經》於東晉時,傳至中國,由佛馱跋陀羅三藏法師譯為中文,共六十卷。到唐朝時,由實叉難陀三藏法師重譯,總八十卷,即今所用之譯本。到唐德宗時,般若三藏法師摘譯此經,合四十卷。其中〈普賢行願品〉是《華嚴經》的菁華,現在一般法師只講此品,很少有法師講全八十卷《華嚴經》。宣公上人來美弘法,創《華嚴經》在西方開講之先河,西方人士能有此殊勝機緣聆聽大法,實與《華嚴經》有善緣。

《華嚴經》之玄理,高不可攀,深不可測;即使一文一句,盡未來際,也說不盡其義理。其不可思議的境界,非身歷其境者,不能得知。

佛法要是沒有人來講,即使有智慧,也不能完全了解。所以唐朝清涼國師特為著《疏》,以批註《華嚴經》。疏文寫完之後,又恐後人對《疏》還是不明白,繼而又著《鈔》,來解釋疏文。因為經文文簡意深,非一般人所能了解,所以不厭其詳地一再解釋。

一般講經,有依照天臺宗講「五重玄義」來解釋經義,也有依照華嚴宗「十門分別」來解釋經義。清涼國師是華嚴宗第四祖,講《華嚴經》,當然要用「十門分別」來解釋經義。宣公上人用通俗的文辭來淺釋這部疏文,令聽者和讀者得以深受法益。上人說:「講經好像編字典;註解如果太深,令人看不懂,便失去字典的功用,一點價值也沒有了。」這是至理名言。總而言之,講經要通俗化、大眾化,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《六祖壇經》為什麼能廣流於世?因為惠能大師能以當時〈唐朝〉的普通語言來說法,令聞法者容易接受;又其弟子法海禪師用當時普通文辭記錄,所以成為流布甚廣的一部經典。

宣公上人以通俗的方式解說此《疏》,華嚴以一心為宗,多門而無礙之殊勝境界!